每年7月15日,就是日本以送禮為核心的中元節。它原本來自中國道教節日「三元節」之一的中元節,就是中國俗稱的七月半。它原本是以祭祀祖先並結合給亡靈贖罪為目的的傳統習俗。日本發展到今天,完成獨自的演變,除了祭祀祖先,更是人們為了感謝關照自己的人,或者同僚、朋友之間,結合酷暑的情況,給人送去禮物,表達謝意或者暑中問候的現代習俗。為此,中元節送禮期間,甚至延長至9月份。
中元節,是隋唐時期,從中國傳入日本的道教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原本有三個,分別是夏曆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和十月十五的下元節,合起來稱為三元節。日本只繼承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並於明治維新後,改為新歷,不再以舊時的夏曆為準。
上元,據說來自道教所說的天官生日的正月十五日,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演變成民間盛大的元宵節,因此元宵節會迎接神的賜福,晚間街上燈火通明。
中元則因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其主要職責是為亡靈赦罪。他掌管地宮,每年這一天會打開地宮,讓亡靈得以回家和子孫團聚。所以,這一天,人們為了迎接先祖的回歸和離去,也就是迎送祖先為目的,會在河水中點起蓮花燈,為祖先照亮黑暗的夜路。因此,中元節跟上元節不同,燈不是為人而點,不可點在陸地上的街道,而只能點在水路,迎接和回送先祖之靈。而下元,是水官生日,演變為寒食節。
據說中元節,一直到文革之前,都是民間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中國自古講孝道,所以,這一天對祖先的祭祀非常隆重嚴肅,要潔淨身心,請出祖先的牌位,供上誠心準備的瓜果蔬菜和肉,按輩份祭拜,感念祖先的恩賜,並匯報自己一年的收成和管理家族的功過,讓祖先放心,並監督自己一年的言行。最終目的,是讓子孫記住祖先,敬重祖先,奉行孝道。
唐朝之後,孝道的祭祖與佛教的法事盂蘭盆節合在一起。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徒兒,得道後用天眼察看到去世的母親在地府已墜入餓鬼道,無吃無喝,境況堪憐。目連於是運用法力,將一些飯菜送給母親吃,可惜飯菜一送到口邊,就立即化為火焰。他求教佛祖,佛祖開示,他的母親在世時,待人不善,罪過太多,所以死後就墮入餓鬼道中,萬劫不復。這罪過不是他一人能夠化解的,於是目連就聯同一眾高僧,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以超度母親在內的一眾亡魂。這就是盂蘭盆節的來歷。
這個法事能啟發善惡有報的道理,弘揚佛家的慈悲。同時與救母有關,在中國與孝道自然合在一起。
這就是為何傳入日本後,日本保留了中元期間盂蘭盆祭祖放蓮花燈的原因。如今超市會賣出各種盂蘭盆節祭祀祖先的供品。原本這一天遠在他鄉的後人、親族,會給祖先寄來供品,這一習俗演變成今天的對關照自己的上司等人的感恩和同僚間朋友間的暑中問候。
中元節送禮 需注意
日本的中元節,要注意社會的禮儀:一旦送去禮物,送者每年必送,收禮者也必須回禮,否者視為失禮行為,若為一次性謝禮,則寫上「禦禮」二字,自己的名字只留姓即可;時間一般從6月下旬開始,過了7月15,就不能以中元的字樣寫在表記,而必須說成「暑中問候」,過了立秋,更要變成「殘暑問候」。若為具體禮節和內容所煩惱,可詢問各百貨店等禮品專櫃。從包裝到具體送的物品和價格,皆能為您謀劃。
禮品價格的判斷
送給上司和父母等高於自己身分的,以3,000~5,000日元為準,普通的人,3,000日元前後為準,公司之間,則1萬日元為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