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強調,適量的喝水、避免吃太鹹的食物是預防腎臟病的方法之一。(photo by Olichel on pixabay)

國健署強調,適量的喝水、避免吃太鹹的食物是預防腎臟病的方法之一。(photo by Olichel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預防腎臟病,從少鹽、多喝水、減肥及預防糖尿病開始!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陳潤秋13日表示,去年一共有七萬三千人在洗腎,不但造成健保龐大的支出,病患與家屬也非常痛苦。雙和醫院腎臟科醫師林裕峯指出,洗腎病患中有五成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是預防腎臟病的方法之一,飲食上也勿過鹹。

台灣腎臟醫學會13日舉辦「愛腎護腎園遊會」,國民黨黨主席參選人洪秀柱出席時表示,台灣每8人就有一人罹患腎臟病,偏偏腎臟又是很沉默的器官,等你發現有狀況時,事情就已大條了。她強調,台灣一年花費在洗腎的費用高達340億元左右,非常高。

「血壓變高、夜間頻尿、排尿困難及疼痛,是腎臟病初期的症狀。」國健署表示,臉部出現浮腫、手腳水腫或者是尿液帶血、小便起泡者,都要注意自己的腎臟,因為當腎臟的功能下降到10%以下,有害的廢物會大量堆積,就可能因高血壓導致頭痛及眼花;且可能因無法製造足夠的紅血球生成素導致貧血等。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燈會將在6日晚間閉幕,吸引了1900多萬人次賞燈,創造超過1億9千萬商機。(photo by 鄭文燦臉書)

台灣燈會將在6日晚間閉幕,吸引了1900多萬人次賞燈,創造超過1億9千萬商機。(photo by 鄭文燦臉書)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為期14天的台灣燈會6日晚間落幕,此次燈會共吸引近1900萬人次,是有史以來最大佔地32公頃的燈會,共創造了1億9千萬元的商機。桃園選區的民進黨立委鄭運鵬6日受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在燈會善用了桃園的堤防與池塘,值得肯定」

2016台灣燈會除了主燈「齊天創鴻運」外,還有4座「舞動桃源」、「祥猴獻桃」、「夢幻奇緣」及「鳥語花香」等傳統文化副燈,更規劃了6大燈區,分別是「科技世界」、「童話夢工廠」、「新桃花源」、「桃園故事」、「宗教祈福」、「多元交流」,共計有1100組燈組。

「童話夢工廠燈區內的小小兵等卡通花燈,最受小朋友喜愛。」人氣部落客小環指出,燈區外圍用了積木、磚牆及蛋糕甜品等小朋友喜愛的元素,為主題設計「創意城牆」,讓小朋友們一看就驚呆了,拉著父母直嚷著快看,成了親子待的時間最久的燈區。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個大變身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它們還可以這樣用」的居家日常用品。

我們生活中有不少日常用品,平常它們看起來似乎都「只有一個用途」,例如CD盒就應該拿來裝CD,巧克力盒就應該裝巧克力,不過總是有些別具創意的人在其他地方發揮了這些日常用品的長處,甚至還比原本的好用許多!以下就是這11個嶄新的創意點子,學起來後你也會想這麼做的!


▼1. 方形的玉子燒烤盤超適合來加熱各種食物調理包,調理包能剛好躺平,還讓受熱變得非常均勻。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地區都有鼠肉料理,鼠肉甚至被廣泛使用在各種社交活動中。(photo by PROMichelle Trib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許多地區都有鼠肉料理,鼠肉甚至被廣泛使用在各種社交活動中。(photo by PROMichelle Tribe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黃譯萱綜合報導】當你去睡覺前,常得留意廚房是否有廚餘,以免引來不可愛的灰色齧齒動物。不過,世上有些民族不僅愛吃鼠肉,甚至說「沒有老鼠,就沒有派對、沒有快樂!」至於鼠肉嘗起來如何?芬蘭研究者覺得和其他肉沒有太大不同,也一位英國節目主持人表示,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肉。

印度阿帝族(Adi)就是嗜鼠一族的一員,他們最喜愛的一道料理叫做Blue-bulak oying,把鼠胃、胚胎、腸子、肝臟煮熟後,加上老鼠尾巴和腳,再撒上鹽、咖哩和薑製成。

「當地人甚至說,『沒有老鼠,就沒有派對、沒有快樂啦!』」芬蘭研究者維克多‧洛邱在阿帝族部落待了好一段時間,他表示,鼠肉料理廣泛被使用在當地社交活動中,不僅結婚時男方必須送鼠肉來取悅女方家屬,孩子也會收到死老鼠當作禮物,從招待重要客人到舉辦慶祝活動,「鼠肉一定要在菜單上!」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都曾經告訴過自己,要對自己立下一些目標,讓自己變得更好,例如減重、定期去健身房運動、持續進修…等等。有些我們可能已經完成、有些卻中途改變計劃或放棄。

Wild Creations的創辦人Rhett Power 在《Inc.》雜誌網站上撰文指出,有些事情我們其實不需要等待就可以付諸實踐。Rhett Power 並認為,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們必須變得善良,他並提出了10個「讓善良變成一種習慣」的有效方法,供我們參考。

1.習慣對人笑

笑容就像人際關係的滋潤際,能夠讓彼此的情感交流。笑不需要花費任何成本,而是你每天可以輕鬆做到的事,同時,又能讓人對你印象更好、改善人際關係。

2.主動開口打招呼

一句簡單的「哈囉」或是「早安」,再搭配笑容,就能與人產生連結。

3.主動幫助他人

即使別人無法幫助你也別氣餒,當你先主動幫助別人,別人也會願意在未來主動幫助你,但你得先願意主動去幫助別人。別害怕先付出,往往付出最多的人最後都得到最多。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清楚,目前認為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有關。(photo by OpenClipartVectors on pixabay)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清楚,目前認為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有關。(photo by OpenClipartVectors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長期腹痛、腹瀉、血便及體重減輕等症狀,小心很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在作祟。台北馬偕內科醫生林煒晟20日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總稱,兩種疾病都會造成慢性腸道發炎。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則強調,病患若有腹痛加劇、血便次數增加,甚至發燒等狀況就應盡快就醫。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20日舉辦「發炎性腸道」說明會,林煒晟表示,潰瘍性大腸炎的病灶多侷限在大腸及大小腸交接處,若持續發炎會造成腸壁纖維化、腸道的節段消失,甚至腸道縮短,讓發炎後再生的黏膜則造成腸道內壁凹凸不平,「長期發炎,腸黏膜也可能發生惡性病變。」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翁昭旼表示,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數估5000人左右,患者的症況都不太一定一樣,但時常斷斷續續、時好時壞,這容易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加重,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正一表示,發炎性大腸疾病的原因至今仍未確定,發病即復發與生活及情緒的壓力有關係,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