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清楚,目前認為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有關。(photo by OpenClipartVectors on pixabay)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還不清楚,目前認為和腸道內細菌、環境因子有關。(photo by OpenClipartVectors on pixabay)

【台灣醒報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長期腹痛、腹瀉、血便及體重減輕等症狀,小心很有可能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在作祟。台北馬偕內科醫生林煒晟20日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是潰瘍性大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總稱,兩種疾病都會造成慢性腸道發炎。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則強調,病患若有腹痛加劇、血便次數增加,甚至發燒等狀況就應盡快就醫。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20日舉辦「發炎性腸道」說明會,林煒晟表示,潰瘍性大腸炎的病灶多侷限在大腸及大小腸交接處,若持續發炎會造成腸壁纖維化、腸道的節段消失,甚至腸道縮短,讓發炎後再生的黏膜則造成腸道內壁凹凸不平,「長期發炎,腸黏膜也可能發生惡性病變。」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翁昭旼表示,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患者數估5000人左右,患者的症況都不太一定一樣,但時常斷斷續續、時好時壞,這容易導致患者心理壓力加重,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正一表示,發炎性大腸疾病的原因至今仍未確定,發病即復發與生活及情緒的壓力有關係,

一名34歲的蔡先生10年前大學畢業後在當兵期間,突然腹瀉、排血便,再經過大腸鏡檢查後,確認為潰瘍性大腸炎。他表示,這5年斷斷續續的發作,嚴重時就要住院約一週,體重也從67公斤掉到60公斤,「最近學會如鶴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調適生活作息與配合藥物治療後,病情才漸漸穩定下來。

「近年來,亞洲國家的病發率上升,推測和飲食逐漸西化,高脂、高糖食物攝取較多有關。」台大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指出,「多數病人在經過用藥後即可獲得控制。」新光醫院外科主任周燕輝表示,但若內科藥物治療無效,或產生腸穿孔、或癌性變化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病友在急性發炎期,應遵造醫師指示進行暫時性禁食,等到腸阻塞、腸發炎稍微獲得控制後再從低渣飲食開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營養師曹雅姿表示,「低渣飲食如去皮、筋的嫩肉、加工豆製,如豆花、豆腐等,因為低渣食品能減少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後留在大腸內的殘渣,減少腸道的刺激,使腸道能獲得休息。」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51220-mtS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花漾爺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